汇集吴江慈善力量,共襄吴江大爱盛举THE COLLECTION OF WUJIANG CHARITY FORCES OF WUJIANG TOGETHER LOVE THIS
吴江区慈善总会(基金会)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捐赠。 地址:吴江区人民广场1058展馆东侧
          福彩管理中心一楼
捐赠热线:63004236、63492801

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吴江慈善期待着您的热情支持,与您共建和谐社会。

小站大爱 用心护航——来自未保站(关爱之家)的温暖故事

一个社会对待未成年人的态度,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。截至目前,吴江区在册困境儿童人数713人,全区11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(关爱之家)护童触角不断延伸,用心守护,为孩子们筑起了一个个温暖港湾,情暖童心,伴爱成长。


传递“爱的接力棒”

2003年12月,小喆降生在盛泽一个普通家庭,不幸的是他被诊断为脑瘫,二级智力残疾。幸好小喆的父母没有放弃,经过长期的坚持治疗和锻炼,小喆和同龄孩子一样牙牙学语、读书写字。


然而,由于身体的缺陷,小喆养成了内向的性格,对自己缺乏自信,处理情绪的能力比较差,偶尔还有愤怒情绪以及挫败感,初中毕业后便未再继续就学。


2020年7月,随着盛泽镇未保站(关爱之家)的成立,志愿者们第一次了解到了小喆的故事,开始走进他的生活,他们邀请小喆参加阵地活动课程,并提供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。在接触中,小喆逐渐敞开了心扉,在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主动寻求帮助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还在关爱之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,学会了自我接纳,也逐渐有了独立走向社会的勇气。


2021年12月,小喆成年了,志愿者为他介绍了当地残疾人之家的爱心辅助就业项目,他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。


虽然已经不是在册困境儿童,但小喆始终认为自己是未保站(关爱之家)成长起来的,他也是关爱之家的一份子。“现在我有能力把关爱传递给弟弟妹妹们了。”小喆说,现在的他每周仍会去参加活动,以一名爱心志愿者的身份,协助老师管理课堂纪律,陪伴、帮助小伙伴,把自己曾感受到的爱接力给了更多的困境儿童。


是阿姨,也是志愿者

江陵街道所辖的困境儿童,被未保站(关爱之家)的社工们亲切地叫做“小草莓”。其中有个叫航航的12岁男生,患有重度自闭症。社工上门走访时,航航的妈妈总会热情地接待他们,述说航航最近的表现。一来二去,航航跟社工们就成了熟人,一见面就热情地拉着他们满屋子转悠。


有次家访,航航妈妈说他最近喜欢上了写阿拉伯数字,还喜欢爬楼梯。详细了解下来才知道航航家新请了一位阿姨比较年轻,除了日常照护以外,还经常带孩子探索一些对他来说非常新奇的事物。于是未保站的社工便邀请航航和阿姨一起到关爱之家参加游戏活动,两人欣然答应。


当航航走进活动室的时候,里面已经有好几组志愿者和“小草莓”了,他们正在开展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益智游戏。航航径直走到绘画区,拿起画笔在白纸上尽情地写数字,他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。把面前的白纸写满后,他开心地拉着社工的手,到处走走看看,从二楼一直看到九楼,每到一层都逗留好一会儿。“在他的小脑袋瓜里,那感觉就是畅游世界了吧。”未保站社工说。

03.jpg


这一切,航航的阿姨都看在眼里。活动结束时,她主动加了社工的微信,说:“周末是我休息日,我想来这里做志愿者,让更多‘小草莓’的家长感受到关爱。”在掌握了照顾困境儿童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后,她就正式加入了江陵街道的关爱“小草莓”志愿服务队,因为经验丰富,善于与家长们共情,她成为最受欢迎的志愿者之一,而航航在她的帮助下,也越来越开朗懂事了。


04.jpg


让每个孩子都有美好未来

乐乐在黎里某中学读书,小时候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,母亲受到刺激导致精神失常,他是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。因家庭原因,他自卑不爱说话,但他学习刻苦,成绩还不错,爷爷奶奶也很欣慰。


2022年,受疫情影响乐乐在家上网课,对此他很不习惯,成绩在那段时间严重下降,令爷爷奶奶十分焦虑。得知此情况后,黎里镇未保站(关爱之家)安排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及时为爷孙三人开展了心理辅导。老师建议,爷爷奶奶要学会调整心态,适度要求孩子,要少批评、多表扬和鼓励,老师也鼓励乐乐要放松心态,不要因为家庭因素而自卑,勇敢面对,昂首挺胸,现在努力学习,长大后努力工作,未来一定可期。


今年中考成绩放榜,乐乐被某重点中学录取了,社工们和乐乐的爷爷奶奶都很高兴,爷爷奶奶也很感谢社工们在孙子关键时期提供的帮助。


小亮是精神三级残疾困境儿童,从小乖巧懂事,但由于家庭条件一般,后又有妹妹的出生,父母明显忙不过来,力不从心,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刚出生的妹妹,一度忽视了对大儿子的关爱,导致小亮开始对社交活动感到不安,不愿与人交流。


桃源镇未保站(关爱之家)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,一段时间后小亮有了积极向好的变化,他变得开朗了一些,并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。他还学会了在社工上门时积极打招呼,这显示出他在社交方面的进步。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小亮的一些不良习惯,为了帮助他改正,又专门联系了康复中心的老师进行康复指导。


小亮的母亲也意识到了问题,她换了一份工作,白天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,教导他一些正常的生活技能和交友方式。这些变化都为小亮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,促使他逐渐恢复自信,变得开朗积极。


首页 组织介绍 慈善动态 信息公示 慈善项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募捐信息

吴江市慈善总会地址:吴江区人民广场 1058 展馆东侧,福彩管理中心一楼 ICP备案:苏ICP备17009668号-1

吴江市慈善总会电话:0512-63004236 0512-63492801 邮编:215200

版权所有Copyright © 2005-2018 苏州市吴江区慈善基金会